分享

書名: 職業災害實用寶典
一、檢附職業災害個案實例,藉以分析實務上勞資雙方經常探究的迷思。
二、彙整職業災害相關法令及重要函釋,以使勞資雙方有所依循。
三、剖析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保險之實務作業,淺顯易懂。
四、敘述職災勞工各項津貼及補助權益,條理清晰。
五、提供讀者人資管理、勞資關係與勞動法令的諮詢服務。
第壹篇:職業災害案例解析
壹、個案分析
一、承攬人僱用的勞工發生職業災害,誰來負責?
二、職業災害補償不等於薪資給付?
三、上、下班途中的事故,是職業災害?
四、工作外包,職災責任不外包?
貳、 重點整理
1、勞工如發生職業災害,雇主、承攬人與事業單位三者的責任有何關聯性?
2、勞工可以同時向雇主請求職業災害補償與賠償嗎?
3、職災勞工簽署和解契約,拋棄部分職業災害補償的請求權,有無法律效力?
4、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於職業災害補償,應有哪些正確的認知?
5、何謂原領工資補償與終結工資補償?
6、雇主調整職業災害勞工的工作時,勞工可以拒絕嗎?
7、職業災害補償費是否須列入薪資所得課稅?
8、職業災害勞工在醫療期間應有哪些認知?
9、勞工因上、下班途中發生之意外事故,雇主是否須負有職業災害補償責任?
10、職業災害勞工如有過失,雇主可否主張抵銷職業災害補償金額?
11、職業災害與職業傷害在法律上的定義有何異同?
12、「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對於職災勞工有哪些特別的保護措施?
13、事業單位與承攬人是否應負職業災害連帶補償責任?
14、何謂雇主「無過失責任」?雇主補償職災勞工的金額,可否抵充賠償金額?
15、企業將業務外包時,人力資源部門應如何作好職業災害風險規劃?
第貳篇:職業災害重要函釋
壹、勞動基準法- -重要函釋
1、事業單位可否僅同意復健時間給予公傷病假,其餘時間要求出勤疑義。
2、職業災害之工資補償應否隨工資調整疑義。
3、勞工因公受傷,其急診掛號費及後續醫療門診掛號費屬雇主應補償之醫療費用。
4、勞工領取殘廢補償後,如因同一職災死亡仍應給予死亡補償。
5、勞工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事故,應屬職業災害。
6、職業災害保險給付可抵充職災補償費,勞工因職災殘障無法繼續工作時,雇主可強制退休。
7、勞工保險給付可抵充職業災害補償費。
8、事業單位事業招人承攬,承攬人或再承攬人所僱用之勞工發生職業災害時,其連帶補償責任歸屬疑義。
9、勞工在職業災害之醫療期間,如何提繳勞工退休金?
貳、勞工保險條例- -重要函釋
1、何謂「上下班途中發生之事故」?
2、被保險人外出用餐於往返途中遭受傷害者,是否可視為執行職務?
3、有關員工於上班途中遭遇不明人士突擊殺傷,是否屬職業傷害。
4、被保險人於上下班途中,順道至金融機構提領現金,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得否視為職業傷害疑義。
5、被保險人於上下班途中,順道接送小孩上下幼稚園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得否視為職業傷害疑義。
6、被保險人上班後請假回家,再上班途中發生事故,可否視為職業傷害?
7、被保險人於假日下班後,由公司直接往返自宅途中發生事故,是否可視為執行職務?
8、被保險人下班後,因事外宿於非日常居住處所,翌日從外宿居所至工作場所必經途中發生之事故,是否可申請職業傷病給付?
9、被保險勞工居住於雇主所提供之宿舍,因家中有要事於下班後返家,翌日於應經途中發生事故,是否可視為職業傷害?
10、無一定雇主之職業工人從事非本業工作,致發生事故,是否可視為職業災害?
11、無一定雇主之職業工人從事與本業專長性質相同之工作而致傷害,是否可視為職業災害?
12、有關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者之勞保被保險人於職業傷害醫療期間,自日常居所前住醫院就診途中發生事故,得依勞保相關規定核給職災給付。
13、有關職業工會被保險人外出購買本業工作上所需工具、材料之行為,於外出途中發生車禍,是否屬職業傷害。
14、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之勞工,從事多種工作,由其中一個職業工會辦理參加勞保,其發生災害之工作,仍須屬為其加保之工會會員工作範圍,始得予以勞保職業災害保險給付。
15、被保險人於上下班途中違反哪些重大交通違規事項時,不得視為職業災害?
16、職業工人外出購買本業工作所需工具、材料之行為,於外出途中發生車禍,是否屬職業傷害?
17、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漁會之甲類會員如在保險期間暫無工作,臨時從事其他非所屬漁會會員之工作,於發生保險事故時,可否請領保險給付?
18、被保險人為日間部學生,其於上、下班途中發生之事故,是否可視為職業傷害?
19、勞工保險條例第34條請領職業災害補償有關「正在治療中」之規定為何?
20、勞工保險條例第34條「不能工作」之定義為何?
21、勞工保險傷病給付請求權時效及請領期間,如何認定與計算?
22、勞工保險被保險人領取老年給付後再受僱參加職業災害保險,其投保薪資如何計算?
23、勞保被保險人遭遇職業災害死亡之保險給付暨相關補償規定為何?
24、保險費為何分為普通事故及職業災害保險費率兩類?如何計算?
25、職業災害保險實績費率的定義?為何要實施實績費率制?
26、參加「已領取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再受僱實際從事工作自願參加職業災害保險」之勞工,申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的規定為何?
27、企業外常見的職業傷害型態為何?
28、職災費率認定原則?
29、勞工於職災持續醫療期間,所屬投保單位可否將勞工辦理退保?
30、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有關職業災害勞工醫療期間退保且繼續參加勞工保險,其作業規範為何?
31、勞工因職業傷病在家療養期間,可否請領勞保傷病給付。
32、被保險人被診斷為「疑似職業病」者,可否使用勞工保險職業傷病醫療書單就診?
33、被保險人申請核退職業災害醫療費用,其規定之期限為何?
34、被保險人發生職災就診時,應檢附之證件及辦理手續為何?
35、因緊急職業傷病至非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就診時,如何辦理自墊醫療費用之退費?
36、在國外遭遇職業傷病並就診,回國後如何申請退費?支付標準為何?
37、申請核退醫療費用時,應檢具那些書件?
38、如何辦理申請勞工保險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
39、那些醫療機構有辦理勞工保險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
第參篇:勞工保險- -職業災害保險
壹、職業災害保險內涵
貳、職業災害保險給付
一、醫療給付
二、傷病給付
三、殘廢給付
四、死亡給付
五、失蹤津貼
第肆篇:職災勞工各項津貼及補助
壹、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內涵
貳、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各項津貼、補助
一、職業疾病生活津貼
二、身體障害生活津貼
三、職業訓練生活津貼
四、看護補助
五、職災勞工死亡家屬補助
六、器具補助
七、未加入勞保職災勞工之殘廢補助
八、未加入勞保職災勞工之死亡補助
九、職業災害勞工醫療期間退保繼續參加勞工保險
十、相關解釋令
1、合法來台工作之外籍勞工,依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規定申請家屬補助,仍應依規定提出家境清寒之證明。
2、依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 34 條規定處以之罰鍰,應以發生職業災害事故勞工之保險費金額作為罰鍰計算基礎。
3、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6條僅適用於受僱勞工,至同法施行細則第15條,係針對該法第9條第1項所定勞工之範圍加以規定。
4、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34條與勞工保險條例第72條第1項前段規定之罰鍰作業疑義。
5、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34條所稱「依法應為所屬勞工辦理加入勞工保險而未辦理之雇主」,係指依勞工保險條例第6條第1項各款規定,應為所屬勞工辦理參加勞工保險之雇主,及投保單位僱用勞工人數減至4人以下 時,依勞工保險條例第7條規定仍應繼續參加勞工保險者而言。
6、外籍勞工於職業災害醫療期間終止勞動契約並退保者,得依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30條規定,繼續參加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至經醫師證明並經本會核准醫療期間屆滿之日。
7、勞保被保險人在職災勞工保護法施行後,於職災醫療期間離職退保者,始得依該法第 30 條規定申請參加職災續保。
8、何時發生職業災害的勞工才能申請補助?
9、勞工遭遇職業災害,可否先申請生活津貼補助再申請勞工保險之各項職災給付?
10、勞保被保險人發生職業災害後可申請何種補助?
11、勞工遭遇職業災害,申請生活津貼補助最長可申請幾年?參加勞工保險者與未參加勞工保險者有無不同?
12、參加勞工保險之勞工遭遇職業災害,可否同時申請勞工保險殘廢給付和職業災害保護之生活津貼補助?
13、未加入勞工保險而遭遇職業災害之勞工,可否比照參加勞保之勞工申請各項補助?
14、申請職業疾病生活津貼應具備之條件為何?
15、申請身體障害生活津貼應具備之條件為何?
16、勞工發生職業災害於參加職業訓練期間,未請領生活津貼或依其他法令請領訓練補助津貼者,可否申請生活津貼?
17、勞工遭遇職業災害臥床不能行動,如何才能申請看護補助?
18、勞工遭遇職業災害,申請生活津貼及看護補助一次發給多久?期滿後如何辦理續領?
19、參加勞工保險之勞工發生職業災害後死亡,其家屬可申請何種補助?
20、職災害勞工保護法之器具補助,是購置前先申請還是購置後再申請?
21、勞工發生職業災害,若雇主未為勞工加入勞工保險且未依照勞動基準法規定給職業災害補償時,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可提供什麼補助?雇主是否會遭受處罰?
22、勞工遭遇職業災害致身體遺存障害,必需使用輔助器具者,可否申請補助?
23、參加勞工保險之職業災害勞工,於職業災害醫療期間經雇主終止勞動契約並退保者,能否繼續參加勞工保險?應由何單位辦理加保?
第伍篇:職業災害相關法令彙集
壹、勞動基準法 部份條文
貳、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 部份條文
參、勞工保險條例 部份條文
肆、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 部份條文
伍、勞工安全衛生法 部份條文
陸、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全部條文
柒、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施行細則 全部條文
捌、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 全部條文